My life, my favorites, my world
× 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最近Mozilla下的Firefox出了大包,讓所有add-on裡的Certificate全部過期了。
重度Addons人員不少是靠它們作業,如多重Tabs插件,書籤管理,甚至Tor或Ublock等網路防護。 所以這次實在是對FF用家是大型頭痛問題。 謠言指出或許是曾經負責Certificate更新的人員已離職所致, 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事件,會發現事情越來越可疑。 Mozilla對於出包後的處理 目前官方所提供的急用解決法是讓用家去勾選FF設定下的"參與Studies"設定去提先更新FF, 但單是這點就是一個可疑點。 解決法竟然是要去當研究對象才可行? 另一解決法則是等待原官方的版本侷步更新,有些用家的FF或許被排至週一往後, 根本對於核心用家群或現今社會來説,3天後是實在太長太無理。 更新Certificate竟不能簡單解決,而是靠Normandy,代表這次的出包顯示出更深層的權限問題。 更新決定權由使用者轉移至Normandy 更新FF的權限,Certificate的權限,調整Add ons的權限等等... 在過去,使用者一直有選擇能夠手動去設定, 但在這版本的FF設定下,三種權限不存在於設定了。 (Certificate能手動輸入,但非所有版本可以。Add ons能改檔。但這是普通用家該做的事嗎?) Normandy的權能跨越至config下,使用者的環境已是其他人所設計, 任由他們的想法去調整,作為使用者的我們,是否盲從這方向就好? 萬一有一天,他們拔走了我們使用者所有一切設定, 讓他們(如贊助商廣告)播放着我們要看的東西, 規限着網路的活動範圍,雖然這可能是想到太遠的方向, 但有這可能性,思考一下後覺得還蠻可怕的。 我們所查的資料,在網路的真實與虛假的資訊界線可能也變得難以分辯。 使用Normandy這名字也是挺謎的。 那,其他Browser的選擇? 目前來説,有分幾種主流派系: Blink 引擎下有Google Chrome, Opera, Microsoft Edge, Brave, Vivaldi。 開源的是Chromimum其下的各種版本,及由FF作者之一領頭的Brave。 值得一説的是Brave,這款重度關注於私隱與網路收益的Browser。 它帶有很新進的區域鏈概念,原意是讓使用者看網站的同時, 瀏覽器也會啓動挖礦並讓網站主人也能得到收入, 而網站也不再需要帶入廣告Ads。 名為Basic Attention Token (BAT)的後台功能。 這概念是一個很大的雙面刃。 好處是網路若採用這方式的話,就不會再有廣告或網站倒閉的問題。付出有回報。 但壞處是挖礦與區域鏈這些都是要資源, CPU,Graphic card,網路,硬碟等的壽命去換取。 這方面是目前使用者大概無法接受的事, 畢竟直到這年代,大家的瀏覽器整體來説還是不收費制。最多是統計資料回傳。 (雖然回傳的內容已越來越豐富了。) 而其他主流還有: Apple的Safari (Webkit) Mozilla的分支,Waterfox,Palm Moon Linux的GNU icecat 各有自身的利弊就是。 Waterfox目前呼聲很高,但核心還是FF的話,其實也沒辦法長遠使用太放心。 或許到了這地步,爭取使用者的設定權已經為時已晚了。 在未來幾年推出的Wifi 6代,新一代的Windows.. 或許也是這方向也説不定。 不知道是好事還壞事。 嘛 人總是有辦法順流咩
以往一直把Google assistant 與Google Home當作同一物,
想説有手機的話,Google Home系列應該不太需要。 直到在家設了後,才知道它的便利。 電腦也因此也少開了。 關鍵點是它對於每日有常規活動的人簡化了大量動作。 如起床後的一整合動作:天氣,新聞,交通,重要事,音樂,計時 有一部份需要用手機/電腦觀看,一部份要去動手開關。 使用Google Home僅只需要一句"Good morning"就能完成以上所有事,實在太便利了。 它還能對生活一些時段自定所需要的動作組合,一個名為"Routine"的功能。 像現在是該吃飯的時間,你可以設定"Meal time", 一口氣啓動燈的光度,播放古典音樂。 單單這樣的小細節讓生活變得更舒服。 或是叫一聲"Podcast time"去播放最新的訂閱節目,不需要再開啓電腦或手機,到該電台找最新。 雖然它也有它的隱憂(如Microphone是不是長開錄音), 但不使用下,還是能物理直接關電源。 重要的是,自己要分配好適當的權限給它。 萬一發生像2001 Space Odyssey的HAL事件,它也不會造成大型困擾。 雖然這預想很誇張,但永不能確保wifi的安全性。 如Google home連到電燈,最壞的狀況只是電燈壞了。 如果是連接咖啡機或Toaster,你得要預想他可能煮的時間短路,過熱引起火災,所以這權限不適合無人下遠控。人還是得要在附近注意。 一步一步設定好的話,只要適當的使用,這些小裝置可以説是能改變人類生活的一大步。 最近的事情告一段落,全部順利解決,一切過得蠻不錯。 所以就上來寫點記錄,畢竟這邊多年還在,比起Google的Inbox活得還久。 ![]() 近期來説最熱門的話題,除了人類史上首張黑洞與Space X成功降落三個火箭Booster(總件7個回收6個),還有就是Spotify送Google Home Mini讓全民狂熱這件事了。 黑洞方面 這次所公開的是M87黑洞,照片雖然模糊但能看到這麼遠的黑洞,我覺得已是很強大的成就了。 而沒有被選的Sag A* 黑洞好像也會繼續研究拍照。未來應該還會再發一張,真的很期待。 這未被選上的可是比較相對近的一個黑洞。 想一下,這些照片已是多少百萬光年以前的照片了,現在的黑洞不知道有否變大變小或甚至存在? Google Home Mini方面 人工智能已到達一家一台,甚至多台的時代,覺得科技在不知不覺中普及與進化,很神奇的年代。 雖然還是有各種隱憂,但集結了大衆的資訊而成的智慧,往人工智能發展的路是已無法逆轉了。 人類或許會變成為大型網路AI系統收集資料的配件,而AI本體或許會變成社會的資訊核心。 可能有點太Sci-fi的想法,就好好活着,親眼看未來發展會如何了。 新興趣 Podcast 最近聽podcast,以前並沒有想太多聽電台節目,比較喜愛聽audiobook為主。 直到近期無意中碰到"Joe Rogan Experience"的台,才多聽不同專業人士的經歷,實在是很有趣的事。 有些甚至不是我會去接觸的領域或是帶反對或有扭曲的聲音,但聽下來又覺得他們竟能説通,人腦實在太神奇了。(“地球是平的"一派,竟然是有地圖跟各種理由去推論。) 但驚訝歸驚訝,個人認為是錯的事還是不能被他們説服。 也佩服主持人應對各種來賓的能力。 聽了Elon Musk對未來火箭發展的觀望,説不定像他所説,在有生之年會看到太空旅行普及化。 不過可能會因為地球被太多太空垃圾阻礙,無法順利固定航道。 原來我們的天空這麼多垃圾。 ![]() 未來的新科技看來會是高難度垃圾處理的方向。
歷代經典的城市建築經營與海戰遊戲Anno系列最近正在進行封測。
正式的遊戲公開發佈則是在四月,將會語音及文字支援日本語與中文。 這次也蠻感謝地獲得了Anno 1800的測試權,實在非常感動。 個人由Anno 2070科技時代開始玩,就喜愛上這系列的音樂跟遊戲節奏,更重要的是突破各種資源鏈,經營商務關係與物流,攻入各種佔島各種所帶來的成功感。 比其他專注在建築城市(Simcity/Cities skyline),或專注在戰鬥的遊戲(AOE),Anno則是雙方面都可發展,而且各代也有不同的設計,特別有趣味性。 如Anno 1404是文藝復興的時代,有歐陸建築風情, 2070則是未來方向,浮車與深海高科技。 這次的1800則是帶到電力與蒸氣的時代,並有未知的新世界大陸讓玩家探索。 遊戲内也有各種族裔,包括古代貴族,清朝漢族等等可選。 還能選圖案設計旗子。 玩了幾天,這代最關鍵的是控制勞工階層與上流之間的人口,同時也要兼顧舊世界與新世界之間的合作,更得要提防外敵跟反抗等等。再加上天災人禍等等,顧得非常繁忙。 但同時若解決好資源供給,這時又可閒遊城市,觀看市民所辦的慶典,享受自己城市的繁榮感。 這就是Anno遊戲的特色。 若你想蓋動物園建水母館,在這代1800也能做到。 雖然製作群把最佳電腦規格標準定得很高,(60GB可用空間...) 但這closed beta目前是大概23GB,顯卡只要可執行DirectX 11應該也沒問題了。 只要不要執着在High/Ultra就好了。目前這2個畫質模式優化極差,2080也會感受掉格Lag。 目前對玩到的内容大概也算滿意,比想像中内容更多。 音樂更是非常漂亮一流。 希望最終發行版的資源鏈比較人手簡約一點,不然屋子需求太多要佔太多島去處理了。 UI的bug跟大小修改,及遠征的界面都希望有改善。 不過4月發行的話,應該還蠻吃緊的。 希望能順利發表,畢竟這款實在太優秀。是很強大的時光屋。
成功由2018平安到達2019!
回首2018,發生的事情實在悲喜交集。 其中有最喜愛觀看的Youtuber,Total biscult先生因癌症的離世, 實在是很不捨的一位好人,但生命長度誰能控制? 同時自己也因各種事情感覺到壓力與疲倦至臨界。 有好有不好,但自己在非常低落的時期遇到了一本書。 Marcus Aurelius的Meditation 讓自身觀點改變不少,對待很多事情也變得心情輕鬆很多。 過去以為已有成長,看完倒是認識到自己的不成熟。 很佩服寫這手記的作者,沒想到能被AD前的人帶出這麼大的啓發。 在2018中,自己也到達了不少地方。 其中旅程踏足了兩個地域的冰川(Alaska 跟 Alberta的),感覺到人類的生命在地球歷史是多渺小的存在, 心情卻因此感覺到很平安祥和,有種奇妙的寧靜感。 很不可思議。不愧為大自然的力量。 這年也看了一部很喜愛的動畫, "宇宙よりも遠い場所" 回憶起不少過去親友旅行的事,各種百般交集的心情。 是一部好動畫。 總之,由2018踏進2019,自己也平安成長不少。 願2019的我也能平安踏進2020吧! 淺談Project Croissant - 一個能原生跑Android app與Linux的Chrome OS系統 Project Croissant 新月麵包計劃,原名為Chromefy,是一個能讓各種裝置安裝Chrome OS系統的計劃。 説到Chrome OS,普通人大概會理解為跑Chrome瀏覽器的系統,能看看網站,跑Google服務,看看雲服務之類的輕型系統,而這點早已於Chromium OS 或Cloud ready可做到。新月麵包計劃的強大之處,是可以支援一些只在新Chromebook下特有支援的功能: Android app 支援與Linux支援。 與Windows用模擬器跑Android系統不一樣,新月麵包計劃下的Android app / Linux (Crostini)是具有原生執行與同時多個運作的能力。同時跑Chrome,用Android版的Instagram,用Linux的GIMP,全都能達到,而且是任何可支援的裝置,包括筆電或平板都能使用。 若Windows/Mac/Linux/Android中各種盤旋,想找一個並兼功能又快速的系統,不仿試試這輕盈的新月麵包。當然,它還是有一些硬體條件限制與安裝的複雜度,安裝後會不能由正規google更新,但對於非chromebook,甚至是末代機器來説,裝下去就是全新進化體驗了。 |
Calendar
有關此BLOG
■□ 本BLOG LOGO圖 □■
LINK FREE 請存到你自己的空間-3- ■□ 幫宣傳 □■ 暫無
鈴羽的小檔案
HN:
鈴羽
性別:
女性
自己紹介:
□我的介紹
你好,我是加拿大的鈴羽。喜愛繪圖,科技,彩妝,ACG,文具,天文與神秘學等等。( ̄▽ ̄)y極正面人生整理學習中。目前前往Minimalism極簡生活方向中→ Hello, I'm Suzunal from Canada. Love various things such as drawing, technologies, skincare, ACG, stationary, sky viewing, mysteries and stuffs. Currently: Positive mindset & minimalism. こんにちは、カナダの鈴羽と申します。絵描き、科学、コスメ、ACG、文具、天文学、神秘学とかが大好きです。今、ミニマルで楽しい人生を目指します。
人數計算
忍者アド
分類
最新文章
(09/23)
(03/13)
(03/12)
(01/02)
(12/30) |